祯美文学—发现美的文字—综合文学阅读平台

第72章 终章

战乱平息,苏锦然重修了凤眠楼。她将那些姑娘的卖身契都给撕了,再给了她们一次选择的机会。
西街又开了新的糕点铺子,铺子老板是位带着孩子的父亲。老板的手艺很好,铺在常会排着很长的队。
瀚北下降书之后,沈岭便回到小村中,向江秋提亲。本以为会是好一番麻烦,谁知那姑娘见到自己先是一愣,而后竟哭出了声。没再说些什么,就答应了自己的提亲。
战争结束,沈岭的腿经过长期的医治,已有好转。
还没等他高兴几日,蒋杰正便以照顾家中老父为由主动递交了辞呈。新帝没有劝阻,给予了他几亩良田后便是批准了。
对方临行的前一日,邀沈岭来尚佳轩喝酒。
原本的四人桌上,多了两副空碗筷。沈岭倒了杯酒放在碗筷前,又往另一个碗中夹了些许菜食。他一向不习惯太过沉闷,便看着一言未发的蒋杰正开口问道:“你当真要离开京都,不再仔细想想?”
蒋杰正闻言,拿起酒杯轻抿一口,才缓缓摇头道:“我来参加本就是为了报恩。如今战乱平定,与其参与军政,不如辞了官去四处游玩来得痛快。”他抬眸看向沈岭,有些抱歉地笑了:“只可惜路程赶得紧,来不及等到沈大哥大婚了。”
沈岭不觉扬起眉梢,问道:“你要去哪儿,还得赶着时间?”
蒋杰正低下头,用中指指背蹭蹭了鼻子,而后答道:“去江南。”
沈岭的大婚照常举行。酒席刚刚开宴,有家仆前来告知,说蒋杰正蒋公子派人送了礼物。家仆说完,便拿出物件递给了他。
那礼物用纸盒包着,样子十分精美,而在纸盒的一角上还有朵手绘的莲花。
沈岭见了,便是会心一笑,点点头表示知晓,而后转身继续同朋友相互敬酒。
十月,将军祠修缮完工。沈岭瞒着妻子,去上山祭拜顾将军。文帝为顾如烈平反后,之前敬仰他的那些百姓纷纷前来将军祠,为这位蒙冤而死的将军敬上一炷香。
墓前有拥了很多人,等了好一会才终于轮到沈岭。
沈岭深深在墓碑前鞠了一躬,抬手将手中的香插入香炉之中。
他于起身中无意一瞥,竟在人群中看见了叶惘之的身影,那人背对碑铭正要离去。心跳顿时慢了一拍,沈岭忙拨开人群,呼喊着叶惘之的名字快步追了过去。
谁知对方却仍是不管不顾的向前走,等到沈岭追出大门,那人已然消失在视线中了。他怔怔地看向前方,心中是说不上来的失落。
日子继续平淡地过着,某日,沈岭陪江秋去西街挑选衣物。
他向来对这些衣服首饰的不感兴趣,加上屋子里又闷得很,便在门口等待妻子。
这时,恰巧三四个玩耍的孩童从街上跑过,跑在最前面的是个男孩,身后还跟着一位扎着辫子的小丫头。小姑娘拿着糖葫芦的手腕上还带了一个金色小镯,镯子上的铃铛来回晃发出清脆的声响,很是可爱。她偶尔与其他同伴玩闹,可脚下的步子却紧跟着身前的男孩。
也许是跑得急了,小姑娘差点被地上的石头绊倒。沈岭见她如此,心中不觉跟着担心起来,便想转着轮椅上前帮忙。不过还没等他伸出援手,走在前面的男孩立刻停下步子,回身拉住了女孩。
姑娘偷偷抚了抚胸口,又抬手抓着那男孩的衣角,小嘴咧开甜滋滋得笑道:“谢谢哥哥!”
男孩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,嘴上没说什么,再转身时脚步明显慢了许多。小姑娘像是没有察觉到哥哥的害羞,仍是抓着他的衣角使劲摇,笑得无比开心。
在一边的沈岭看得入神,眸子间是满满的怀恋。他望着那群欢笑着的孩童,就像是看着曾经的自己。肩上被人轻拍了下,他忙回过头去,就看见站在身后小腹微隆的妻子。
江秋眉宇间有些担忧,轻声问道:“怎么了?”
“没什么。”沈岭笑着回道。最后眷恋地看着孩童们远去的方向,他将妻子的手暖在掌心,轻声道:“累了吗?我们回家去。”
春去秋来,年复一年。大瑞国力日渐昌盛,十年约定期很快已过。瀚北君主多骨尔派使臣库木江,来京都为文帝欧阳尚卿祝寿。在宴席间,他代表君主向文帝表明两国长期休战的意向。文帝应允,并赠与其黄金百两带回瀚北都城。
临安居外一片安静,出临七月,屋外的杏花树却已结了满树的果。李初彤在门口没见着人,便朗声唤道:“叶叔?”
没一会便听到了屋内有人回应,小姑娘低头一笑,领着手中的饭盒就走进木屋。果不其然,又见那人在擦拭一对颇显古旧的峨眉刺。叶叔腰上有伤,坐得久了就会站着歇上一会。她见对方轻蹙眉头,忙走前去搀着那人站起。
叶叔是伯父李虎托父亲照顾的,说是无论如何都得好生对待。伯父常年忙于军务,不能前来看望,便以照顾父母为由,每个月都朝家中寄许多银两。
从李初彤有记忆开始,叶叔就住在她家中养伤。等到那人行动较为便利,才拒绝了父亲挽留独自搬到这临安居来住。
母亲怕他一个人不大方便,便每日叫自己送三餐与他。李初彤对叶叔了解不深,只知道他姓叶是个上过战场的大英雄。小姑娘心思,常喜欢琢磨起那人的故事来。可问了几次,都没问出个详细来,她也只能按着样貌来推测:叶叔年轻时定是个俊俏公子。
李初彤打开饭盒将菜品一一拿出,抬眸看了眼仍在擦拭的那人,说道:“叶叔先歇会,菜一会凉了就不好吃了。”
对方轻轻‘嗯’了声,手上的动作却并未停下。
他将物件仔细擦拭干净,而走到墙边将那对双刺小心翼翼地挂在墙上的佩剑边。等一切都做得妥当,那人才缓步走到桌前坐下,拿起筷子准备吃饭。
小姑娘一只手撑起下巴,另一只手随意地扣着桌案饭盒上的竹条。她抿了抿唇,说道:“叶叔,过几日我就不能来给你送饭了。伯父前几日来了消息,说辅思营将要招收女兵,我想去试试。”
说罢,她收回手,有些期待地望着面前人。那人握着筷子的手指一顿,声音沙哑地开口道:“军中辛苦,你父母可同意?”
李初彤闻言,顿时变得有些失落起来。
她垂下眸子,闷声说道:“求了好些遍,爹爹也没能同意。可我又不舍得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……这些日子,可将我苦恼坏了。”
说到此处,小姑娘有些泄气的靠在椅背上,噘嘴嘟囔道:“女孩又怎么了,不是照样能策马山河?”
“趁着还年轻,便去做吧”那人沉默了会,将筷子搭在了碗沿上。
他抬起头,眼神中隐约透着怀念,像是透过李初彤在看着另外一个人。沧桑的脸上鲜少露出些笑容,他补充道:“别等到我这般年纪,再后悔。”
李父最终耐不过女儿的再三请求,同意让她开春时去往京都。
临行前,李初彤来向叶惘之告别。小丫头全无半点离开家乡的忧伤,仍是拉着叶惘之手笑着感谢。她也不顾身后军官的呼喊,一本正经的许诺着等自己有本事了,一定也让她的叶叔叔能看一看繁华的京都。
叶惘之没有坏她兴致,但也没有答应,只是叮嘱小姑娘得照顾好自己。
李初彤参军后,每年都会朝临安居寄来信件。
叶惘之若是有空闲,也会回信于她。一老一少,倒也真正成了对忘年交。后来,他染了风寒,身体也不好,便将姑娘的来信都锁在柜子中,不再回信了。
又到四月,临安居门前的杏花树开了满枝的花。
粉红色的花瓣被风吹起,飘荡在空中宛如下了一场粉色的雨。
天气已是回暖,可叶惘之仍是穿着件加厚的袄子。他坐在椅子上,一边看着屋外的杏花雨一边仔细擦拭着佩剑。
偶有风吹入屋内,他便以拳掩唇,轻声咳嗽。
叶惘之将佩剑擦拭干净放回桌上,又伸手将那对峨眉刺拿在手中。手指轻轻抚摸着峨眉刺上的纹路,叶惘之弯唇笑了,眼神中尽是温柔。这时有杏花花瓣吹入屋内,在地上铺了浅浅一层。
他猛然一个咳嗽,没抓稳手上的物件,竟让那对双刺掉到地上。
叶惘之眸间满是惊慌,连忙弯下腰想将它捡起,可谁知一只手竟较先一步触碰到双刺上。男人的手顿时停住,他怔怔地看着那双手把物件拾起。
“保管的还算不错,算是完成了任务。”姑娘的声音中尽是藏不住地愉悦。她再次将峨眉刺别在腰间,抬手轻刮了下眼前人的鼻子,笑着说道:“没骗你吧,我说了会回来取。”
男人抬起头,用眼神一遍遍描绘着姑娘的脸庞。她还是同记忆里一样年轻,身后粉色的杏花将姑娘的身影衬得格外美丽,仿佛是从画中走出来一般。
叶惘之脸上不觉也露出些许笑意,呢喃道:“我自是相信你的。”
叶惘之声音很轻,怕是稍有动静就会惊碎这一场梦。姑娘却抿紧了唇,好似对他仍坐在原地有些不满。
她伸手将他拉起,直奔着朝门口走去。姑娘回头见对方神情有些恍惚,又笑着说:“娘包了饺子,我们得快些回去吃。”
脚踏在花瓣,整个人竟变得轻盈起来。叶惘之看着眼前人的笑颜,便是什么都不去想了,柔声道:“好。”
一阵风袭来,将地上的花瓣卷起。在花雾中,二人的身影渐渐消失。叶惘之握着顾暮的手,任由她带自己远去。
如此,也算是同去同归了罢。
有史书载:
永定十二年。叛国之将顾如烈全族遭斩,京都顾家不复存在。
同年,秋。瑞章帝欧阳还为平定瀚北之乱,改军历,创新军。封左丞相之子杜思齐为司正将军,带兵援北。
永定十三年。北伐失败,瀚北多骨尔举兵南下。大瑞多处遭遇战乱,瑞章帝欧阳还抱病休朝,太子欧阳尚卿整顿新军。
永定十四年,春。仲立之乱,章帝欧阳还自愿传位于太子欧阳尚卿。同年欧阳尚卿继位,改年号为“永初”。
永初初年,冬。瀚北余部再次进犯。瑞文帝欧阳尚卿派千机营为先行军,誓要平定瀚北之乱。
永初三年,平北之战大捷。
同年,右丞相叶宏殊隐退,文帝欧阳尚卿废除双丞相制,任命原左丞相杜且及为国之大司。
自此,便是太平盛世。
打赏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用户协议 | 版权声明 | 帮助中心 Copyright©2025 yuzread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9082737号 粤ICPB2-20191458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,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,一经发现,即作删除! 本站所收录作品、社区话题、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个人行为,与本站立场无关 本站由网文云小说系统提供技术支持
扫码关注祯美原创